麥田除草劑藥害如何規避
麥田冬前化除正當時,為規避藥害風險,農戶在用藥時要根據小麥生長階段選擇藥劑,并仔細看清注意事項。下面編者列舉了生產上常用、且容易發生藥害的除草劑品種注意事項,供廣大種植戶參考。
1、乙草胺。小麥播后芽前施乙草胺或其復配制劑(如噻磺·乙草胺),藥后3~4天內遇中等以上降雨,極易出現出苗不全或不出苗,播后出苗前應慎用。
2、異丙隆。施藥適期較寬,從小麥播后苗前至拔節前均可施用,但以雜草出苗前至3葉期施藥除草效果最好。施用異丙隆后半個月內出現嚴重霜凍天氣,就可能對小麥造成藥害,麥苗可能出現葉片褪綠、生長受抑制的現象,甚至會死苗。麥田施用異丙隆及其復配制劑,一般要求施藥后1周內不出現日最低氣溫低于0℃的天氣。
3、甲基二磺隆。用藥后某些小麥品種生長前期就可能出現臨時性黃化或矮化現象,一般在返青起身后黃化現象會自然消失。用量超標、施用不當可能造成嚴重藥害,受害麥苗葉片發黃,生長受到抑制,嚴重的干枯死苗。春季超量施藥后,麥苗難恢復生長,會嚴重影響小麥后期抽穗,故春季施用更應慎重。
4、炔草酯。每畝有效成分用量達到135克時,就會對麥苗生長產生明顯的抑制作用,但麥苗隨后能較快恢復。如果施藥后溫度低,特別是在連續遭遇寒流氣溫變幅大的情況下,藥害更易發生,嚴重的導致死苗現象。
5、氯氟吡氧乙酸。較安全的闊葉雜草除草劑。用藥量盲目增加,就易出現藥害。一般在施藥后2~3天就會出現癥狀,小麥主要表現發黃,植株畸形,扭曲,如每畝用200克/升氯氟吡氧乙酸乳油450毫升,可能對小麥造成嚴重藥害,甚至出現死苗。因此,一般安全使用劑量為50毫升至70毫升。
6、2甲4氯。小麥4葉期以前使用2甲4氯,容易出現藥害,形成蔥管葉。小麥拔節后用藥,也容易造成后期葉片蔥管狀卷曲,穗畸形,因此要注意使用時期。
看了上面的介紹,大家對常見的麥田除草劑藥害應該更加清晰。哪如果小麥真的出現了藥害、或有黃苗、弱苗,長勢差的等情況出現該怎么辦呢?這里建議廣大農戶可以及時噴施“根正苗紅”, 噴施1-2次,一桶水1小袋,不僅有利于緩解藥害、恢復小麥生長,同時補充了營養,有利于促進小麥苗期的生長,快速生根提苗、增強小麥抗性。
(文 研發技術部)
[上一篇] 油菜控旺真專家,安全越冬有保障
[下一篇] 油菜控旺有妙招,看“粒正”、“ 一控靈”如何發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