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稻移栽后田間前期管理要點
水稻栽插后,進入大田管理階段。俗話說“三分栽七分管”,管理技術到位與否,對單產影響很大。大田前期栽培管理的核心是“重施及早施分蘗肥”。這樣可以促進秧苗早生快發,促進有效分蘗及早形成,為高產打下基礎。
1、水的管理
1.1 淺水灌溉或間歇灌溉。水稻插秧后,由于根系吸收水肥的能力較弱,此時,外界氣溫高、風大,葉片的蒸騰作用比較大。因此,插秧后,應立即建立水層,一般灌苗高的1/2~2/3深水,以不淹沒秧心為好。這樣不但可以防止葉片的蒸騰失水造成干枯,而且也可防止低溫秧苗受凍,起到以水護苗的作用。水稻返青后,應把水層控制在3~5厘米淺水,有利于提高水溫、地溫,促進秧苗早分蘗、快分蘗。或者水稻返青后采取間歇灌溉,即一次灌3~5厘米淺水,待自然落干,等到腳窩有水、田面無水時再灌一次水,如此循環。
1.2 曬田。曬田不但可以控制無效分蘗的生長,而且可以增加土壤的通氣能力,達到壯根壯稈、抗倒伏的作用。當田間莖數達到15-16萬,占計劃有效分蘗數的80%,也就是水稻接近有效分蘗終止時,要對長勢過旺、較早出現郁閉、葉黑、葉下披、不出現“拔節黃”及土質黏重、排水不良的低洼地塊,要撤水曬田5~7天,相反則不曬,改為深水淹。曬田至田面發白、地面龜裂、田面見白根、葉色褪淡挺直為度,這樣對水稻植株可起控上促下,促進壯稈的作用。
1.3 防止漏水。水田田埂應經常檢查,防止漏水。漏水會造成除草劑效果差和影響水稻正常生長,施肥后的肥水流入其它稻田,導致別的地塊貪青,而該稻田又長得不好。另外還會加深其它稻田水層,引起田埂連鎖毀壞等。因此,水稻插秧后,要經常檢查修補田埂。
2、分蘗肥的施用
水稻返青后需肥量逐漸增加,此時,由于溫度一般仍較低,土壤中的養分釋放得少,又由于基肥是全層施,根系多分布于表層土中,因此,養分供應不足,應及時施用分蘗肥。
2.1 分蘗肥如何配?分蘗肥應該要速效氮肥結合微量元素肥料使用,推薦使用盛大生物生產的“蘗爆”、“妙配”、“硅太郎”, 能促進水稻快速返青、增加有效分蘗,同時補充水稻生長所需要的多種中微量元素。一般土壤肥力高的地塊速效氮肥可少施,土壤肥力低的地塊速效氮肥可多施,壯苗早插的可少施,弱苗晚插的可多施。
2.2 分蘗肥如何施?一是要早施,由于施肥后需要過一段時間才能見效,因此應早施分蘗肥,一般返青后立即施用。二是要看苗施肥,先用分蘗肥的80%全田均勻撒施,其余20%就看田間長勢,長勢好的地方少施,長勢較差的地方多施。這樣全田長勢能達到基本一致。施肥后,田間要保有水層,不能排水,自然落干后灌水。
(整理/研發技術部)
[上一篇] 科學施肥系列報道二:果樹缺鎂影響產量及品質,如何合理補充
[下一篇] 夏玉米播種關鍵技術